当前位置:文玩探寻之旅 >> 陶瓷百科 >> 瓷器 >> 详情

民国瓷器有波浪釉吗

民国时期(1912-1949年),中国瓷器的生产仍然相当活跃,尤其是民间制品的生产更是兴盛。在民国瓷器中,波浪釉(也称海波釉)是一种比较常见的装饰用釉。

波浪釉是一种釉料,釉料中包含了一种稀土元素——辉石,加入后可以使釉面产生一种细碎的漩涡状纹样,像是海浪拍打着岸边,因此得名。这种釉面在光线的照射下会产生变化,颜色和图案会因角度不同而呈现出丰富的变化。

民国时期的波浪釉大多用于陶器的制作,因为陶器的情况下陶器胎体比较粗糙,需要用细致的釉面去遮盖表面缺陷。但即便是用于制作瓷器,波浪釉也只是用来做装饰,不会覆盖整个瓷器表面。

在民国时期,波浪釉的运用比较广泛,被用于各种各样的陶瓷制品上。比如说花瓶、酒壶、水盂等。但是无论用于何种物品,波浪釉的装饰永远比较适度,不会过于繁琐也不会过于简单。这恰好符合了民国时期追求实用的审美特色。

波浪釉是民国瓷器中的一种很常见的装饰手法,可以增加陶瓷制品的美感,也符合了当时审美的风格。

标签:瓷器